創業力 第3:新產品開發

我年輕,我不想開「咖啡廳」

2016-03-01

創新點:不拼「數量」,拼「理想」。

 

本文五大重點:1.從會議室「下放」到廚房。2.不想只開「咖啡廳」。3.貼心到爆的日式文具。4.手作的觸感。5.夢想的十分之一。

 

越來越多台灣的年輕人,試圖在文創領域,創造一種新的工作、生活方式。連開咖啡廳,也要嘗試新的賺錢方式。他們在走,上個世代沒走過的路。這條路賺錢比較辛苦,但新的台灣也許就因此破繭而出。

 

1. 從會議室「下放」到廚房

「這戒指怎麼這麼特別?」我問。

「這其實是提醒自己的便條紙,重要的事記在上面,戴在手指,絕對忘不了!」小羅說。

(圖片來源)

三十多歲的小羅和老婆Soniya,在安靜的台北麗水街,開了一家叫「小雞」的咖啡廳。

小羅是工程師,Soniya大學學會計後來到英國念MBA。兩人在日商公司上班時認識、交往、結婚,原本過著安定的日子。

安定久了,日子變成冷掉的咖啡。於是Soniya做了一件完全不符會計原則的事:他辭去工作,開了咖啡廳。

幾個月後,小羅也辭了,看YouTube學煮咖啡。夫妻倆從大公司的會議室,「下放」到小咖啡廳的廚房。

2.不想只開「咖啡廳」

「小雞」在師大旁邊,有固定客源。開店一年後,週末經常客滿。夫妻加上幫手,也忙不過來。小羅和Soniya覺得這樣拚「量」的模式,不是他們想要的。

開店,就是要人潮。一般老闆看到人潮,高興都來不及。這對夫妻卻開始質疑,一直煮咖啡的意義。

這一代和上一代的不同出現了。年輕人不是要拚「數量」,而是要拼「理想」。

原來,小羅和Soniya不想只開「咖啡廳」。

於是他們把桌子移開,規劃兩個特別區塊。一塊陳設他們從日本帶回來的創意文具,另一塊是手作教室。

(圖片來源)

 

3. 貼心到爆的日式文具

Soniya和小羅都是看日劇長大的。Soniya曾到日本遊學,小羅日文學了三年。他們和那個世代很多人一樣,都喜歡日本文化。

今年過年,小羅到東京走了一趟,帶回這些幽默的小物。

比如說,兩邊凹進來的筆記本,方便單手握著。

(圖片來源)

 

筆記本的紙還是防水的。

(圖片來源)

 

放在電腦鍵盤前的橫條,一週七格,提醒自己每天的要事。

(圖片來源)

 

「心意小費支票」,餐廳吃完飯後,簽張「支票」,用一句讚美詞來當小費。

(圖片來源)

 

鉛筆占卜籤。細長型,可當鉛筆,也可當占卜的籤。上面寫著約會順利等各式大吉、中吉、小吉的話。

(圖片來源)

 

(圖片來源)

當然,除了賣日本的商品,小羅也進了台灣年輕人的文創作品。讓勇於創作,但無法打入主流通路的本地作者,能被看見。

 

4.手作的觸感

另一個特別空間,是外部老師和小羅的手作教室。教學內容有色鉛筆畫圖、毛線打帽子、羊毛氈、手沖咖啡。「自己的咖啡自己沖!」課程廣告說。

(圖片來源)

上個世代大概會說:「什麼?我花錢,還要自己沖咖啡!」這當然是把沖咖啡,當作「勞務」,而非「樂趣」。年輕人不這麼想。

就像小羅的幫手Bee。她是馬來西亞人,大學美術系。本來是客人,久了變朋友,最後變幫手。她拿少少的酬勞,換取一杯咖啡、一份簡餐、和泡在咖啡廳一天的權利。上世代的人絕對覺得這「划不來」,年輕人不這麼想。

 

5. 夢想的十分之一

年輕人怎麼想呢?

「我不想做單純的咖啡廳。我想在這個空間,經營文具房、手作教室、咖啡,和其他的東西。」小羅說,「目前這樣,只是我夢想的十分之一。」

他語氣中的熱情,像透過濾紙滴進杯子的咖啡,慢慢滴滿這個空間。

(圖片來源)

 

我期待小羅和Soniya另外還未實現的十分之九。但他們和我都知道,在這個講究降低成本、大量製造、不斷連鎖的時代,他們的理想並不容易。
但台灣各地就是有很多像小羅和Soniya這樣的年輕人。有不同的價值觀(手作,拼質不拚量),做不一樣的事(開店,而不是上班。手作,而不是購買)。

這些年輕人的夢想,在被現實過濾過後,會創造出,一個不一樣的台灣。最後的結果是苦是甜,我不知道。但我願意做那壺熱水,幫他們加溫。也會做顧客,花錢消費。

我去加溫的那天,Soniya的爸媽在角落喝咖啡。現在,他們對於女兒女婿的夢想,用實際的行動來支持。過去,我猜他們也曾為這個夢想,有過無數的爭執。爭執過後,爸媽還是來捧場了。

教室裡有人在手作,廚房後小羅夫妻在手沖咖啡,他們的爸媽在角落聊天,顧客把玩著日本創意文具…那一刻,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台灣,慢慢手沖出來….

 

推薦閱讀:

1. 一直複製成功者也能生存?電商Rocket Internet快速成長3大秘訣

2. Nokia, Apple, 星巴克的興衰教我們持續成功的關鍵在於:「創辦人心態」!

3. LinkedIn面臨挑戰?Facebook推出「人才招募」新服務

上一篇
下一篇

相關文章